动画电影屡创票房佳绩 从爆款到常青是财富密码

自2025年1月29日上映以来,《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几乎每天都在刷新各种影史纪录: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目前暂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六位。在喊了整整十年“国漫崛起”之后,中国动画突然有了世界级的里程碑,影片能否登顶2025年度全球票房冠军,就看几个月后的暑期档和年底的《阿凡达3:火与烬》了。

  自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后,国产动画就时不时地出现大小爆款,比如《大护法》(2017)、《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长安三万里》(2023),这次《哪吒2》站上世界动漫之巅(至少在票房上)也算是水到渠成。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150亿元 高话题性、强类型化成就“百亿大片”

        网络平台数据显示,3月15日,国产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累计票房(含预售及海外)超150.19亿元,超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位。近日,该片在英国、日本等国上映,开启全球之旅。取得票房佳绩,赢得观众及海外影业公司认可后,制片方、发行方以及影城三方在复盘时,从各自角度对“动画电影是否真的比真人电影更容易出爆款”“电影市场是否只有大片才有活路”以及“如何留住这3亿观影人次”进行分析。

经历了近几年的市场低迷后,《哪吒2》强势点燃2025年影市,也让未来筹拍的作品更注重“工业化品质”与“人文表达”的平衡,期待通过高话题性、强类型化内容重燃观众热情。

短剧化的长剧为啥有了“集数焦虑”?

  “建议从第21集开始看”——在40集的古装剧《似锦》评论区,这条高赞留言如同微短剧里常见的那记耳光,打在长剧集的叙事逻辑上。观众的解释直白而讽刺:前20集是“老套宅斗流水账”,后20集才是“权谋主线正片”。这种“腰斩式追剧”现象背后,是长剧市场正在经历的诡异分裂:它们拥有长剧的体量,却充斥着短剧的基因——主打“取其冲突,去其铺垫”,如同一锅只放辣椒却不熬汤底的火锅,刺激味蕾却无回味。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崛起和用户注意力碎片化,长视频平台纷纷转向短剧模式,试图以“短小精悍”对抗“注水冗长”。

一条大河在《北上》“分流”

  “偏离”文学文本、重塑影视剧本,风险很大。《北上》在规避风险上,显然并非游刃有余

电视剧《北上》海报

  看电视剧《北上》,很快便会沉浸在运河流淌的诗意里。然而,此《北上》并非彼《北上》(小说),电视剧与小说原著里同是一条河,调性和内核却不同。

  电视剧《北上》改编自作家徐则臣的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从最初孵化到央视开播历时7年,备受期待。一是因为茅奖的“加持”,原著结构独特、基调宏阔,许多读者迫不及待想看到它的影视版;二是因为这条河,京杭大运河有2500年历史,贯通南北,接连古今,这部以运河人为主角的电视剧也令人期待。

  《北上》一开播,便拿下近三年央视黄金档的首播最佳,然而其后口碑两极分化。这背后,不仅牵连着年代剧的“破圈”难题,更有文学作品影视改编之得失。

《北上》:童年是人的初心存在

  《北上》至20集,望和与海阔大学毕业在京创业,做快递的华子与卖假证的星池在北京的公交车上碰见,他们四个之间,仍然是童年友谊的发酵与延续。他们与18岁放弃高考、离开花街的思艺肯定会重逢,重逢会以怎样的面貌?思艺的心中是否还在惦念望和?童年的欢乐与伤痛,变成青年的纠结与命运的悬念。

  《北上》的开头,假小子大华子旋风式地奔跑疾呼:“船来啦!”10岁的望和、10岁的星池、10岁的海阔,随之拼命冲向大桥。满载西瓜的大船一点点驶近桥梁,“跳!”大华子喊,三个男孩一个个跳上船。西瓜被他们一个个扔进河中,三个“水鸭子”在水中恣意舞蹈,捞起西瓜放进浮在水面上的特制网兜中,那个熟练那套装备,想来是小伙伴夏天的日常主题。那是2000年的夏天。出生于古老河岸的小朋友也许还不知道沿河北上有故宫、长城、全聚德烤鸭。免费的西瓜就是童年的快乐进行曲。

千年运河流进荧屏 引人去往精神原乡

  运河之于我,熟悉又陌生。我在素有江北水城之称的聊城长大,童年记忆里,运河虽已落寞,但因运河上的闸口桥而得名的闸口一带,却延续着昔日经济贸易的繁华,那里有琳琅满目的好吃的、好玩的,孩子们也总是央求着大人去那里。

  运河之于我,又是陌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水资源严重短缺,缺水成为运河复航的最大阻碍。近日热播的电视剧《北上》让千年运河“流”进了荧屏。尽管它只是择取了江苏与北京两地作为主要叙事地,但这条真实贯通南北的河流是一条无形的经脉,牵动着无数运河人家“溯流而上”的心。

  该剧在播出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与原著出入较大的争论。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无论是以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为轴的《白鹿原》,还是通过杭州茶叶世家的六代浮沉将茶文化与中国近代史相勾连的《茶人三部曲》,抑或是真实反映上山下乡、知青返城、出国热、下海潮、国企改革的《人世间》——纵观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其文化品格从整体上展现出对宏阔民族历史的对话与自省姿态。

首次挑战悬疑剧,时隔多年再演女警 孙俪:始终坚持“人物至上”

  阔别荧屏三年的孙俪,最近在爱奇艺迷雾剧场的新作《乌云之上》中成为雷厉风行的女刑警韩青。向来以看剧本严格著称的她,上一次出演女警角色还是在2003年播出的《玉观音》中。之所以首次挑战悬疑剧,孙俪说,是韩青这个人物的多面性吸引了她。

  选戏 情节会随人物而动

  《乌云之上》并不算一部特别典型的悬疑剧,故事以2017年南方小城的一场暴雨为开端,由一宗碎尸案揭开序幕。剧中,东州市刑侦队女警韩青(孙俪饰)在侦办碎尸案的过程中,意外发现该案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毒品大案,而她合作多年的默契搭档钟伟(罗晋饰)的失踪也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清明档稳中求进 “五一”档蓄势待发

日前结束的2025年清明档取得超3.78亿元电影票房。虽然清明假期传统上不是观影高峰期,但今年清明档上映影片多达10部,包括国产新片《向阳·花》《不说话的爱》《猎狐·行动》以及重映国产片《热烈》等,还有进口动作片《我的世界大电影》、动画片《机动战士高达:跨时之战》等,题材类型丰富,满足了观众在慎终追远、踏青游玩之外的观影需求。

  众所周知,今年春节档迎来开门红,《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影片获得观众热烈响应。电影人满怀希望,在这个春天继续为中国电影努力奔跑。清明档3天的短假期,尤其适合中小成本影片试水,一些制片方积极投放影片,拉动多样化观影需求。对比往年,今年清明档女性观众、35岁以上观众占比有所上升,《向阳·花》《不说话的爱》女性观众接近七成,《我的世界大电影》多人结伴观影比例高于其他影片,《猎狐·行动》中年男性观众占比突出。这说明影片只要拥有独特的题材和内涵,就能赢得目标观众喜爱,即使是非传统热门档期,优质内容也能够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家里家外》:给渴望幸福者一个温情之梦

 

  近日,家庭题材微短剧《家里家外》在各大网络平台热播,不但受到观众一致好评,成为微短剧精品化的又一力作,而且成功入选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六批推荐剧目。

  《家里家外》以川渝地区为背景,从20世纪80年代讲起,聚焦一个重组的四口之家:工程师陈海清带着女儿陈爽、墨水厂工人蔡晓艳带着儿子邵一帆偶然相遇相识,他们从陌生陌路到相亲相爱,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经营着小家,也经历着成长,一家人携手抵挡外界风雨,共赴美好生活。

剧集在短平快的镜头中弥漫平凡日常的烟火气,传递温暖人心的力量,体量不大却沉淀出爱与信任的意义、奋斗的价值。蕴含在温馨感人情节中的点点滴滴,如天府可乐、海鸥牌手表、青羊电视机等带着时代印记的老物件,让专属那个时代的记忆重现。伴随着故事主线推进,川渝地区特大洪灾与救援、中国女排首次夺冠等真实事件,串联起时代的发展进程,剧集也以此体现社会飞速发展的脉搏,让虚构的故事有了生活质感与生发土壤。

孙俪:当完美主义者守护“不完美自由”

  好演员拥有“不完美自由”吗?

  拍摄电视剧《乌云之上》时,孙俪有时会闪过念头:“导演,要不我们吵一架吧。”她想从花菁导演口中听到更多要求,希望监视器外的眼睛能捕捉到监视器前不完美的细节,那意味着提升空间,意味着距离完美目的地又近了一步。

  “完美主义?我可能确实有点。”孙俪说,“但我现在会在许多事中锻炼自己,告诉自己不要太完美主义。”她拿写字打比方,如果到第三行写错了,没关系,可以继续,过程中的心境很重要。“而且,我眼中看到的完美,它不一定是真正的完美。我的眼睛也会有自己的局限性。”

2022 IXIMEIS.CN 冀ICP备20013543号-3

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