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也是如此,写一条河流,更写一个民族的秘史。小说以意大利人小波罗找寻弟弟马福德为线索,勾连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然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电视剧改编,其难点也正在于此。作为大众艺术的电视剧在对历史纵深感的表现上,既需要辩证反映具体历史事件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局限,也要平衡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电视剧《北上》索性大幅压缩了小说中的历史明线,将其草蛇灰线般隐藏于花街运河人家对祖辈与自我身份的确认中。

  电视剧开篇,小波罗坐在城门前吊篮里的黑白胶片影像,与结尾处通过口述历史方式展现小波罗一生的黑白胶片影像形成闭环,小波罗死前留给同行人的礼物也成为花街运河人家认祖归宗的有力依据。小波罗没能找到弟弟马福德,小波罗朋友的后人却在命运的安排下找到了马福德的后人,一对生前再没有相见的兄弟,以这样的方式再次成为一家人。这样的历史线索改编,更多倾向于家庭伦理叙事,具有一定的宿命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族秘史的厚重感。电视剧《北上》影像叙事的主体部分是以“花街六子”的90后视角,讲述了他们从儿童成长至青年、离开运河北漂创业,最后重返家乡的故事。

2022 IXIMEIS.CN 冀ICP备20013543号-3

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1916